关于推进我省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
编辑: 更新于:2019-1-17 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谱写新时代甘肃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新篇章。但是目前我省农业农村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加以解决和规划。
一、我省农村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在留守。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年轻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薪酬,只好选择背井离乡,从偏僻的乡村去到繁华的大都市来打拼。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来支撑,但是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使得乡村发展缺少活力和后劲。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众所周知农村学校医院人员配备差,工资待遇赶不上城市,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和专业医务人员,农村养老服务资源非常紧缺,农村公路更是不敢苟同,由于资金有限,农村公路使用年限极短,有些甚至刚修出来半年就破损翻浆。据我们调查农村饮用水更加困难,水压水质严重达不到使用标准,由于资金问题,水库储存量小,净化设备落后。如要乡村振兴,发展乡镇企业,没有好的基础设施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由于没有专门制定村庄规划,村庄无序建设,土地利用粗放,或者“一刀切”禁止可留企业的建设,导致村庄功能难以完善。
3、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经济支撑点及政策引导。乡村就业创业仍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落实政策不到位、就业创业氛围不浓厚;有些地方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欠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许多地方就业创业优势特色不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等。
4、土地流转并没有达到国家预期效果和规模,流转如同虚设,基本农田弃耕现象非常严重。土地流转实践中产生了租金高企、违规违约、强迫流转、改变用途等问题。土地流转中显示出的租期偏短、增速下降、风险较大、违约较多等现象反映了流转供求双方的各自担忧、利益诉求、政策期盼。
5、村委会党员干部管理意识和水平滞后,跟不上“新时代农村”的步伐。当前在个别农村党组织中,由于干部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存在极少数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法治思维不强、现代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较低的落后党组织,存在思想保守、等靠要意识较重的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落后党组织。这些党组织显然不能担当起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不解决好这些党组织建设问题,乡村振兴将无处着力、无从谈起。
6、农村的人口严重失衡,男性单身问题日益严重。据调查现在农村男性单身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偏避自然条件差的村庄,年轻人不愿意呆在农村,男方必须在县城有一套楼房才是谈婚论嫁的资本,这在农村经济差的农民根本达不到的要求,是目前在农村存在的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靠个人力量就能够解决的,必须要有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
7、农村出现了“新贫困户”,有些农民想方设法,托人找关系想当贫困户。国家扶贫政策出来后,是以标准主要收入来衡量是否列入贫困户,一旦划入贫困户行列,就可以享受国家全方位的照顾,孩子上学、合作医疗都有各种补贴优惠,这么大的力度,让人心动。有的贫困户的确很贫困,但扶贫以后,坐享其成,不爱劳动,不求上进,认为享受扶贫天经地义,得寸进尺,动不动就拿贫困户说事,把当贫困户作为一种荣耀,甚至要挟集体,这让群众反感。
二、建议:
1、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政策上引导创业者在农村搞实体经济。
2、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三农”投入都应该重点下移到乡村。
3、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乡村发展政策与规划的主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
5、改造完善乡村管理机制,通过设立特聘岗位等方式,推进村支书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职业化管理。
6、减少形式主义的爱心行动,集中财力做好一件事就是大事,要在扶贫思路和手段上都有所创新。
7、培育乡贤文化和地方文化,严防城市“病毒”进入农村。
8、适当规模地优化村落,让一些确实无法生存的村庄加快消失,集中财力搞好有发展潜力的村庄。
9、严格筛选乡村创业者资质和企业发展前景。
10、重视粮食生产。
综上所述,我国约有67%为农用地,我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9.77%。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农村的问题很复杂,上述几点主要针对我省实际调研来论述,而我省地域南北差异很大,各地情况迥然相异,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特殊性。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是拥护的,对农村美好前景是热切期盼的,所以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深化农村改革,允许采取过渡性、差异性的政策及制度安排,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应具有明晰的主线意识,并应与各种不当干预行为划清界限,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性地位的判断和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部署,也是对乡村价值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再次定位, 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的不仅是乡村的振兴, 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一、我省农村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在留守。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年轻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薪酬,只好选择背井离乡,从偏僻的乡村去到繁华的大都市来打拼。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来支撑,但是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使得乡村发展缺少活力和后劲。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众所周知农村学校医院人员配备差,工资待遇赶不上城市,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和专业医务人员,农村养老服务资源非常紧缺,农村公路更是不敢苟同,由于资金有限,农村公路使用年限极短,有些甚至刚修出来半年就破损翻浆。据我们调查农村饮用水更加困难,水压水质严重达不到使用标准,由于资金问题,水库储存量小,净化设备落后。如要乡村振兴,发展乡镇企业,没有好的基础设施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由于没有专门制定村庄规划,村庄无序建设,土地利用粗放,或者“一刀切”禁止可留企业的建设,导致村庄功能难以完善。
3、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经济支撑点及政策引导。乡村就业创业仍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落实政策不到位、就业创业氛围不浓厚;有些地方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欠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许多地方就业创业优势特色不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等。
4、土地流转并没有达到国家预期效果和规模,流转如同虚设,基本农田弃耕现象非常严重。土地流转实践中产生了租金高企、违规违约、强迫流转、改变用途等问题。土地流转中显示出的租期偏短、增速下降、风险较大、违约较多等现象反映了流转供求双方的各自担忧、利益诉求、政策期盼。
5、村委会党员干部管理意识和水平滞后,跟不上“新时代农村”的步伐。当前在个别农村党组织中,由于干部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存在极少数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法治思维不强、现代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较低的落后党组织,存在思想保守、等靠要意识较重的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落后党组织。这些党组织显然不能担当起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不解决好这些党组织建设问题,乡村振兴将无处着力、无从谈起。
6、农村的人口严重失衡,男性单身问题日益严重。据调查现在农村男性单身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偏避自然条件差的村庄,年轻人不愿意呆在农村,男方必须在县城有一套楼房才是谈婚论嫁的资本,这在农村经济差的农民根本达不到的要求,是目前在农村存在的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靠个人力量就能够解决的,必须要有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
7、农村出现了“新贫困户”,有些农民想方设法,托人找关系想当贫困户。国家扶贫政策出来后,是以标准主要收入来衡量是否列入贫困户,一旦划入贫困户行列,就可以享受国家全方位的照顾,孩子上学、合作医疗都有各种补贴优惠,这么大的力度,让人心动。有的贫困户的确很贫困,但扶贫以后,坐享其成,不爱劳动,不求上进,认为享受扶贫天经地义,得寸进尺,动不动就拿贫困户说事,把当贫困户作为一种荣耀,甚至要挟集体,这让群众反感。
二、建议:
1、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政策上引导创业者在农村搞实体经济。
2、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三农”投入都应该重点下移到乡村。
3、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乡村发展政策与规划的主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
5、改造完善乡村管理机制,通过设立特聘岗位等方式,推进村支书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职业化管理。
6、减少形式主义的爱心行动,集中财力做好一件事就是大事,要在扶贫思路和手段上都有所创新。
7、培育乡贤文化和地方文化,严防城市“病毒”进入农村。
8、适当规模地优化村落,让一些确实无法生存的村庄加快消失,集中财力搞好有发展潜力的村庄。
9、严格筛选乡村创业者资质和企业发展前景。
10、重视粮食生产。
综上所述,我国约有67%为农用地,我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9.77%。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农村的问题很复杂,上述几点主要针对我省实际调研来论述,而我省地域南北差异很大,各地情况迥然相异,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特殊性。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是拥护的,对农村美好前景是热切期盼的,所以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深化农村改革,允许采取过渡性、差异性的政策及制度安排,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应具有明晰的主线意识,并应与各种不当干预行为划清界限,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性地位的判断和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部署,也是对乡村价值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再次定位, 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的不仅是乡村的振兴, 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撰稿人:农工党兰州市委会 李红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