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
  • 大图切换1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关于尽快建立甘肃省妇幼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议

编辑: 更新于:2013-2-21 阅读:

妇幼保健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重点建设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集和管理的特殊人群(妇女、儿童)健康个案信息是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组成内容和重要信息来源。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会同相关业务司局组织开展的《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研究已经以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是卫生部已发布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的配套文件。

2008年,为配合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将“打好三个基础、建好三级平台、提升业务应用系统”作为今后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在新医改形势下,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必须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与其相适应的信息流程、运行模式,旨在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烟筒”现象,实现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和重复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一、全省妇幼保健信息资源现状

目前甘肃省有妇幼保健机构100家,我们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基于国际互联网(INTERNET)网络传输系统开发的《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对全省1家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和14家市(州)级妇幼保健机构和45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

各妇幼保健机构申请数字证书用于身份识别,通过国际互联网登陆网络直报系统,下载全国妇幼卫生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将调查表分发到本机构相关部门,完成相关部门的数据搜集;登陆直报系统完成数据的网络填报,并通过软件系统的功能设置实现数据的逐级审核上报。

1、人员和设备基本情况

    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各级从事信息管理的人员104人,其中区县级人员73人、市级20人、省级11人,各占全省信息人员的70.19%19.23%10.58%;在年龄结构上分布在30-3532人、占32%45岁以上19人、占19%,年龄35-4022人、占22%35岁以上年龄的占到41%;从职称分析:高级职称10人(9.62%)、中级职称36人(34.62%)、初级职称46人(46.15%),无职称为10人(9.62%),占到近十分之一。学历分析:大学本科42人(40.78%)、大专学历54人(52.43%)、高中学历6人(占5.83%),而硕士学历仅有1人。调查的60家妇幼保健机构只有计算机专业人员24人,60%的机构没有专门的计算机人员;调查的机构中24家有网络投入,有路由器的15家、占62.5%,二层网络交换器6家、占25%,光纤存储交换机2家、占8.33%,三层网络交换机1家,占4.17%24家有服务器的妇幼保健机构中18家(占75%)有PC服务器,5家具有小型机;只有三家机构具有安全保护装置。

    2、妇幼保健信息服务和网络直报系统现况

目前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我省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由以下系统组成: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网络直报、降消项目网络直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网络直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网络直报、妇幼卫生监测网络直报、母子保健信息系统网络直报和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网络直报等七大块信息。

妇幼保健信息服务系统共有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卫生统计报表系统、儿童健康体检管理系统、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管理系统、孕产妇死亡报告管理系统、出生缺陷监测管理系统、孕产妇保健服务管理系统、儿童计划免疫系统、妇女病普查管理系统、妇女儿童基础档案管理系统、婚前保健服务管理系统、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系统、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系统、孕产妇高危管理系统、产前筛查与诊断管理系统、儿童营养膳食管理系统、体弱儿管理系统等十七项系统组成。

二、存在的问题

1、信息建设滞后制约妇幼工作发展   

甘肃省妇幼卫生工作进入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医改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反映全省妇幼卫生指标的孕产妇死亡率(24.35/10万)和婴儿死亡率(8.53‰)仍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加之甘肃的地域特征,路途狭长和交通不便,虽然部分信息上报已采取互联网上报,但大多数信息上报仍然采用纸质报表逐级上报,落后的信息上报方式对信息使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对政府科学决策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撑。

2、妇幼信息队伍严重不足

信息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关键所在,从上述的调查中可以虽然部分妇幼保健机构对信息建设投入了人员和设备,但大多数机构没有专门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人员,信息队伍人员层次比较低,没有学历的占到近10%;尽快补充和强化信息人员队伍建设对于长期做好妇幼卫生事业非常重要。

3、电子健康档案没有发挥真正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孕产期健康管理服务》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是妇幼卫生的常规工作,如果能让每个人的健康状况的实时情况都能在每一次就诊时反映出来,能真正达到省、市、县、乡等各级资料共享,但我们建立的电子档案还没有真正变成每一个医生使用方便的“档案”。

三、建议

1、认识建立妇幼卫生信息平台的紧迫性

2009年医改以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有四项与妇女儿童健康有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孕产期健康管理服务》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就是妇幼卫生的常规工作,医改监测和考核的指标中就有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上报的时间性对政府科学决策至关重要。因为没有本省的妇幼卫生信息平台,我们只是在国家的信息系统中上报数据,没能充分的利用好数据和信息。

2、依照卫生部标准尽快建立全省妇幼卫生信息平台

卫生部已先后出台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卫生信息共享文档规范:总则》、《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这些规范对信息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妇女儿童的这些数据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以后要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信息烟囱、信息孤岛,避免数据的二次录入。部统计信息中心已经开始对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进行符合性测试了。

3、建立信息平台安全制度

关于信息的安全可考虑采取支持电子签名,建议使用电子钥匙的CA认证方式,卫生部已经在统计信息中心网站上公布了四批共22家通过卫生部复审、测试的数字证书认证服务机构名单,使用认可机构的CA,能够确保用户身份的可鉴别性、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不可抵赖性,保证电子病历等记录能被法律所认可。

4、妇幼卫生信息平台需与社会保障体系连接

卫生部今年已在全国试推“居民健康卡”,从2月开始先后公布了《居民健康卡试行管理办法》、《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居民健康卡配套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等,分别在河南郑州市、广东佛山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辽宁省锦州市首批试点“居民健康卡”的发放,9月又在全国10个试点地区发放了第二批“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具有身份识别、跨机构就医一卡通、存储基础健康与主要诊疗信息、新农合费用结算,并加载有金融功能。将来怎样将我们现在即将发行的“一卡通”逐步过渡为居民健康卡,避免投资损失,是信息系统建设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应该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的居民健康卡做好相关衔接。

 

 

撰稿人:杨 

              

上篇:

下篇: